林区人民法院:释法明理解心结 化解矛盾促和谐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玉)近日,林区人民法院采取“刑事判决+民事调解”的办案模式,成功审理一起因家庭纠纷引发的刑事公诉案件。

被告人杨某银与被害人杨某菊系亲兄妹,二人因家庭纠纷积怨已久。2021年1月3日,双方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发生殴打。后二人均不同程度受伤,经鉴定,杨某菊伤情评定为一处轻伤二级、一处轻微伤,杨某银评定为轻微伤。

案件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杨某菊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被告人杨某银向被害人杨某菊赔偿医疗费及各项损失共计2万元并取得谅解,被害人表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并申请撤回附带民事诉讼,林区人民法院裁定予以准许。

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杨某银与其妹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本应正确、理性处理,却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二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告人杨某银具有自首、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情节,且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过错。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稳妥地化解矛盾纠纷,从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出发,判决杨某银免予刑事处罚,责令具结悔过。

妥善化解家庭纠纷不仅关系到家庭关系的和睦,更关系到整个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案中承办法官通过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对当事人释法理、讲情理,促使被告人庭前向被害人支付了全部赔偿款,原本矛盾尖锐的两兄妹泪洒法庭、握手言和。案件宣判后,承办法官与村委会、社区民警共商对策,对被告人进行判后走访及心理疏导,以判后调解推动基层矛盾化解,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

近年来,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审判工作,充分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采取刑民结合、判后释法明理等灵活多变的机制,把握好民事赔偿与刑事处罚的关系,做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又展现了司法的公正与温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审核:张燃 昝林红 编发: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