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古盐道(三)

背盐人或挑盐人俗称“背子客”。有的背子客用竹背篓背盐,持一根与屁股高的木打杵,呈丁字形,下端铁尖头,主要用于歇肩喘气。有的背子客则是用一根弯弯似月两头上翘的桑木扁担挑盐,打杵与人的肩膀一般高,呈Y字形。背子客全凭劳力甚至生命换饭吃,道路崎岖,十分危险,十有二三死在荒郊野外。



背子客的生活很艰苦,他们出门时要带足沿途的食粮,在盐道上,把一袋袋写有自己姓名和做有记号的干粮寄放在沿途客栈里,以便在返回的途中充饥。



一背子盐或一挑子盐至少有200斤,也还有超过300斤的。背子客背着或挑着它们,穿行在杳无人烟的荒野之中,他们经常是肩不离背篓和扁担,手不离打杵,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饮山泉。一路上不停地上陡坡、下陡坎,跨激流、越险滩,穿林海、踏雪原,一走几百里乃至千里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把盐运到目的地。



川鄂古盐道因盐而开,因盐而兴,因盐而名。古盐道的繁忙,创造了不少商机,一些有识商人抓住商机,在古盐道上修饭店,建客栈,想方设法赚背子客的钱。



位于川鄂古盐道上的三道沟,过去曾是一个很有规模的街市,人们叫它“三道街”。三道街沿坡而建,街道不宽,长却有4里多路,街面全用条石铺成。很长一段时间,三道街上开酒楼的、开妓院的、开烟馆的、开茶楼的,满街都是,一到晚上,背子客汇聚在这里,好不热闹。



当你看见三道沟现在的断垣残壁,依稀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从前在街道两头分别建有庙宇,有“重修庙宇雕塑神像碑”为证,石香炉、柱础等仍静静地躺在荒草中,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



当时三道街有9家盐行,驮盐的骡马多达300余匹。三道街是一个巨大的川盐集散地,盐从大宁盐场运来,再由这里运往房县上龛、神农架阳日湾等地。仅从当地发现的一个重达几十斤重的盐秤砣而言,当时盐业交易的规模就可见一斑。(待续)


(作者: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吴太地  图片:邹正林 陈光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