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燃)如果赋予黄陂一个形容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浪漫,在万亩木兰大草原之上赛马驰骋,追逐落日与晚霞;潮流,时尚元素和网络流行元素在街道随处可见;诗意,在木兰小巷和古镇中寻觅人间烟火……
在黄陂,邂逅诗与远方,遇见美好生活。
据黄陂文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陂区旅游综合收入76.21亿元,同比增长52.60%,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双双排名武汉市第一。黄陂文旅增速快的秘诀就在一个“留”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夜晚的黄陂木兰草原,火光飞天、狼烟四起,实景剧《云中战歌》正在火热上演。剧场观众席座无虚席,伴随着演员们激情的演绎和炮火连天的特效,赢得了观众的喝彩练练。多年来,黄陂深度挖掘、盘活、做大木兰文化,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比翼齐飞,木兰文化在黄陂掷地有声风生水起!
木兰草原景区是华中地区以草原文化、木兰文化为主体旅游景区。景区2004年开工建设,2007年开园营业,2014年获得国家5A级景区荣誉称号。
木兰草原景区总体规划面积16000亩,按照“区域唯一、全国特色”的产品规划理念,与现有景区差异化发展,实现旅游+农业+文化+体育+高端度假相融合。
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达240万人次,年均营收实现达2.3亿元。景区先后获得“武汉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2014中国最美休闲胜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创作基地”、“中国风筝放飞基地”、“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创作基地”,“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20武汉市重点龙头企业”、“武汉市首届武汉名品”、“2022年湖北省夜间消费聚集区”等荣誉称号。
根据木兰从军的相关传说,木兰草原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大量融入草原文化,投资建设了骑马、射箭、滑草、滑水、篝火晚会等草原特色游乐项目。
除外,精彩夜游是让游客留下来的关键。把夜游作为增长点,黄陂各大景区苦练内功:木兰草原的烟花大秀、夜景美食,季季推新,获评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木兰花乡投资2.4亿打造不夜城,每天88场艺术演绎,成为湖北夜游新地标......
2016年开始,木兰草原景区结合武汉夏季特点持续8年推出夜游草原项目,打破夏季“旅游淡季”的经营困境,满足游客“无夜游,不休闲”的新体验需求,加强服务与配套设施,提高夜游的体验感与舒适度,逐步形成景区夜游的特色,晚上帐篷露营、篝火晚会、泼水节、网红小火车、军寨帐篷主题酒店、大型梦幻音乐烟花秀等产品成为草原夜游特色产品。已形成品牌效应、网红效应,吸引大量消费者来“打卡”体验,景区也从单一的白天游转型成为白天、夜间都能游玩的景区,成为湖北省夜游景区中的标杆。
木兰水镇旅游景区是以滠水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全国首个滠水文化深度体验景区,武汉首家水镇夜游景区,华中首个军事主题旅游景区。景区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以南,位于滠水河与长堰河交汇处,距黄陂城区9公里,距武汉市区约40公里,景区特色鲜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木兰水镇景区总面积约2300余亩,由滠水文化体验区、滠水天眼娱乐区和英雄滠水军事体验区三部分组成。具有滠水文化溯源、荆楚水镇夜游、两栖军事体验三大独有特质,既有荆楚水乡“月上柳梢”的婉约,也有“挑灯看剑”“吹角连营”的豪迈。此外,景区还有两大配套设施,一是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武汉),二是木兰水镇大饭店,是集观光、体验、教育和旅居为一体的综合大型旅游景区。
旅游经济遍地生化,黄陂的旅游政策也十分给力!今年上半年黄陂区出台“木兰游”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明确对开展实景演艺、夜游等活动给予运营补贴,并全力支持景区提档、升级、留客。
如今,黄陂不仅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居民素质大幅提升,更通过农旅融合,让更多的人吃生态饭、旅游饭、文化饭,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如果身心倦怠,那就来黄陂,住在山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