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一线,林区下沉党员无畏前行

“你好,这边测量一下体温。”8月17日,在天燕景区入口处,记者看到景区工作人员正在为游客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引导游客有序入园。当天8时起,神农架林区各景区、景点有序恢复开放,人们日常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风光依旧、街道秩序井然……这看似平常的生活却来之不易,防疫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我是党员,我报名!”“把好每道关口,我们义不容辞!”

8月3日,林区党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迅速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林区4700多名党员闻声而动,走进小区入户排查,奔跑在保障供应的道路上,穿梭在隔离观察的酒店内……到处都有他们参与疫情防控的身影。

“让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从哪里回来的?最近有没有做核酸检测?”8月14日晚11点,得知大九湖镇落羊河村有一名返乡人员,黄开武立即赶了过去。

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查验行程码……排查完毕,已经到了次日0点。

黄开武,林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也是下沉到落羊河村的党员。

10多天前,林区生态环境局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要求所有党员下沉到一线,地点包括城区几个小区以及对口帮扶的落羊河村。

黄开武放弃在松柏参与社区防控的机会,主动报名到90多公里外的落羊河村。落羊河村地广人稀、居民分散,107户分布在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早上8:00从村委会出发,黄开武和同伴们开始一天的入户宣传工作,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里,遇到下雨天道路湿滑摔跤更是家常便饭,住的比较偏远的村民,光是在路上就要花费1个多小时,回到住所经常是晚上七八点,平均每天步行10多公里。

到城区也可以参与防控,为什么要去那么远?“我是党员,要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黄开武说。

黄开武的故事只是林区4700名党员下沉一线的缩影。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员姚飞和妻子同时下沉到社区服务,两人各忙各的,只有半夜回家才能见面。

林区森林警察支队志愿者胡杨主动放弃婚假,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在神农家园社区商铺、超市、酒店开展摸排登记、疫情宣传工作。

“把最重的活儿交给我”

每天早上7点半,林区供销社职工杨琳都会背着重达30公斤的消毒水准时出现在供销社办公大楼,从大楼出发,对原外贸家属院、原生活资料公司家属楼、原生产资料公司家属楼等几个就近的小区进行消毒,途径过境公路到狮象桥农贸市场、原供销车队家属楼、原土产公司家属楼、原药材公司家属楼,最后到堂房沟农贸市场,一圈消杀作业跑下来至少要花费一个半小时。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杨琳主动承担起“7院2场”的消杀工作,7月27日至今,“7院2场”的消杀工作由原来的一天一次变为一天两次,每次完成作业,杨琳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戴着口罩不停喘气,他却毫无怨言。

“我是党员,能为疫情防控做点事我感觉很自豪,这点辛苦不算什么。”杨琳说。

阳日镇是林区东大门,高速公路出入口需24小时值守。

“请将车靠边停放,到前面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动作熟练、准确、连贯,一位身穿警服的年轻小伙子正在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秩序维护。“从什么地方过来的,请出示行程码……”下沉党员陈学坤逐一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两人配合默契,现场秩序井然。

小伙子叫庄周,是林区公安局高速公路警察支队的一员,和陈学坤是父子关系,疫情防控以来,父子俩齐上阵,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党员就是要敢于到最危险的地方”

“您再有任何需要就在这个微信群里说一声,我会在第一时间赶来帮助您的。”8月12日,木鱼镇下沉党员牟立华正在耐心教隔离人员周奶奶使用微信。周奶奶今年已经81岁高龄,不会使用电视机和智能手机,隔离后生活有诸多不便,老人的情绪也变得烦躁。

了解情况后,牟立华第一时间找到老人,耐心教老人使用电视机、微信。“小姑娘特别好,每天都会关心我的生活情况,服务也特别贴心。”提到牟立华,周奶奶赞不绝口。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做好万全的准备。”木鱼镇副镇长王治山在电话中说道,隔离点每天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大家每晚都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个电话,要为疾病患者购买用药、为小朋友购买儿童用品,一条微信,要为无法使用空调的房间送去急需的电风扇。

顶着炎炎烈日,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护目镜,木鱼财政所副所长顾万会每天都会为隔离点人员按时送饭,一趟走下来,全身湿透,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只为让隔离人员吃上一口热乎饭。

“您好!我是党员志愿者,请您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避免交谈……”在红坪镇卫生院内,党员志愿者唐冉每天都会组织居民有序做核酸检测,避免聚集。

“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只要组织需要,我就义无反顾。”唐冉说。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是检验一名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尺,也正是在一场一场检验中,党徽更加熠熠生辉。

责编:马黎明 编发: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