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农家乐 乐融融

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喻玲 邓凯

山间七月,静谧清幽,气温微凉。7月28日一大早,神农架林区宋洛乡盘龙村一组的“和风苑”农家乐老板孙红菊从地里摘回一篮子新鲜蔬菜,便钻进厨房,麻利地张罗起来:“中午有两桌客,食材都是自家种养的,两桌纯赚600元没问题。”

孙红菊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是农家乐、民宿的老板。这样的好日子,放 在几年前,孙红菊想都不敢想。她说,全家人守着“挂”在山腰的几分薄田,勉强维持温饱。孙红菊和丈夫刘柱成为了改善生活,只好外出务工,但一年下来,也只能维持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

盘龙村位于宋洛乡西北部,距松柏城区20多公里,海拔约1300米。因群山阻隔,交通滞碍,这里曾是鲜为人知的穷乡僻壤。过去,当地百姓主要靠种植土豆、玉米为生,一年到头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年轻人大多走出大山,在外务工。

改变在4年前悄然而至。2016年,盘龙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古建筑群落得到了“修旧如旧”的保护,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这里,夏季气温最高不超过25℃,山清水秀、林木苍翠,清朝年间的古桥、古民居点缀其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个百年古村落, 渐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夏季来临后,游客会在我们家住上10天半个月。我们一盘算,这可比种地和打工挣得多。”在获得政府补贴、贴息贷款等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她和丈夫建起了三层小洋楼,一楼做餐厅,二楼三楼7个房间当民宿,生意不错,去年收入近 8万元。

“咱穷山沟,有人来吗?”“可别牌子刚竖起来就砸了!”……在山窝窝里开农家乐,一开始村民并不 看好。然而,“逆袭”后的村落很快出了名。

随着神农架林区不断推进“十百千”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盘龙村形成了集穿越、探险、游览、休闲等综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点。发展环境得到大改善,村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去年,盘龙村还先后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青山绿水一下子成了脱贫致富的资源,成了山里人拥抱外界的平台。据统计,去年,盘龙村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如今,我们组上开农家乐的有10多户。”孙红菊说,看到在家里依山傍水都能挣钱,不少村民外出打工的心思淡了。

自经营农家乐起,孙红菊就清醒地意识到,要想顾客盈门,光提升硬件设施远远不够,还得抓住客人的 “胃”。

“上桌的都是自家菜园种的绿色蔬菜,鸡和猪是自家喂的。为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我们不会放太多佐料。”孙红菊说,游客喜爱的正是这“乡里的味道”。

西红柿炒鸡蛋、素炒竹笋、青椒炒腊肉、家常土豆片……临近中午12点,提前预订的游客陆陆续续赶到。他们围桌而坐,吃着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聊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好不惬意。

“这个味道蛮好!”游客们纷纷为孙红菊的厨艺给出“五星”好评。“好吃就多吃点。”朴实的她咧开嘴,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你看,小院里正在安装木架,我打算种上葡萄树,来年客人来时,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采摘。今后我还要继续完善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过来,不断增加收入。”盘算着未来 ,孙红菊满心欢喜。

责编:李碧秋  编发: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