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日镇“志愿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候 通讯员 李靖)“我是抗疫战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面对疫情,阳日镇65名志愿者加入到战疫一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为阳日镇老百姓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

董事长变身“守门员”

“老黄,你的脸怎么搞成‘阴阳脸’了?”2月25日,老黄在食堂吃饭摘下口罩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口罩以外的部分都晒黑晒裂,变成了“阴阳脸”。

“老黄”叫黄成斌,神农架新诚贸易有限公司、神农架林区擂鼓台非遗有限文化公司的董事长。

“现在各个地方都缺人,我要加入志愿者行列,为大家分担一点。”2月9日,黄成斌向阳日社区提出申请。次日,他穿上红马甲,来到了梅园路疫情监测点,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严格检查,测量体温。

“阳日大道疫情监测点缺人,老黄你去那里帮下忙。”“好的,我一会儿交完班了就去。”接到阳日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志国的电话,黄成斌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从2月10日开始,黄成斌坚守至今,共登记过往车辆100台、300余人的信息。持续半个多月的室外工作,阳光直射,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形成了明显的“阴阳脸”。

热心的黄成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出力,还捐了8箱绿茶、4件水果和2箱方便面。

“我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果我们的家都没了,那还要企业干嘛呢?这点苦不算什么。”

较真的老陈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子。有着40年党龄的陈绪林在志愿申请书中写道:“我是党员,我不冲在前,谁冲在前?”

在阳日镇街道上,总是会听见陈绪林喊着:“你住在哪儿?不要在街上逛,赶快回去。”久而久之,没事儿出来闲逛的人只要听见陈绪林老陈的声音,就赶紧麻溜地回家了。

有一次,家住梅园路的王某在街上闲逛,被值守的老陈瞧见了。“要到哪儿去?去多长时间?”“我就是出去一下,十分钟就回来了。”“出去一下是去哪儿?不说清楚的话就不能出去。”在老陈的再三追问下,王某只好打消念头回家去了。

“老陈就是较真。”王某说,“但过细想想志愿者也是为我们的安全负责,他们也很辛苦,我也能理解。”

戴上小红帽的21天,74岁的陈绪林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来到疫情监测点,晚上最后一个走。

志愿路上的“夫妻档”

   在环山路,值守的志愿者中有一对是夫妻,男的叫黄志勇,女的叫刘愿愿。

   黄志勇上有老下有小,平时忙着做点小生意,春节期间本该是在家照顾母亲和孩子的。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黄志勇听说阳日社区疫情防控入户、值班人员缺乏,立马来到社区第一个报名帮助社区开展工作。

社区工作量大,黄志勇白天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排查,晚上便在社区值班。“这段时间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才发现他们平时的工作是多不容易,我做这些事不算啥。”黄志勇说。

“看着丈夫每天早出晚归,那么累,我也想帮他分担一点。”妻子刘愿愿心疼丈夫,也报名去做了志愿者。

值守、统计、劝导,夫妇俩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但却很充实。“我们做的小本生意,每天都挺忙的,现在做志愿者,虽说也很忙,但是充实,有意义。”黄志勇说,“就是有点愧疚,辛苦我的老母亲了,还要帮忙照顾着孩子。”

连续一个多月的坚守,黄志勇没有休息过一天。说起疫情过去后最大的愿望,夫妻两人异口同声:“好好珍惜对方,给家人更多的关爱,一家人好好在一起吃顿饭。”

正是有许许多多的像黄成斌、陈绪林、黄志勇夫妇这样一名名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志愿红”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