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配套“硬功夫” 提升文化“软实力”

借助配套“硬功夫” 提升文化“软实力” 黄候 报道 【导语】文体设施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软实力”想提升,“硬件”就必须硬起来。2018年,林区政府把配建村级电子阅览室20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场所20处作为十件实事之一,现在已全面完成。 【主体】来到松柏镇文化站,宽敞明亮的电子图书阅览室,里面正好有村民在这里聚精会神地看书。该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图书室有几百本书籍,包括科技、农业、文学、少儿等类目,自启动以来,就有很多居民来这里借阅。 说到以前老百姓的生活,那真的是枯燥无味。 8113松柏镇文化站站长助理周霞:未改建文化站之前,松柏镇的老百姓主要是把业余时间用来打麻将,或者是聊天。 现在文化站改建了以后,老百姓茶余饭后就有了好去处,改变了曾经没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民众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 8113松柏镇文化站站长助理周霞:……建成这个文化站之后,因为新增了很多基础设施,比如说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就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娱乐场所,他们在业余时间会来文化站看看书、上上网,或者是跳跳舞,或者是打打球,就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像松柏镇文化站这样的有阅览室,还有运动健身场所的,全区共有20余处。全区不仅建设了村级阅览室,还建设了村(社区)文体场所,让老百姓跟城里的人一样,跳跳广场舞,玩下健身器械,自娱自乐,加上现在农村环境卫生又好,你还别说,这日子呀比城里的人过得都舒服。 8130松柏镇清泉村3组村民胡成英:在农村从来没有跳舞的,现在搞得有广场,每天晚上都在这儿跳舞,活动身体,锻炼锻炼。 在这些阅览室和文体活动中心,阳日镇三闾书院就是其中佼佼者。说起三闾书院,《神农架地方志》载:道光十七年(1837)阳日镇商贸兴隆,有50余艘小木船经南河入汉水往来于神农架、老河口、襄阳之间。是年,武昌移民后裔在阳日镇薄磨坪建武昌会馆,号“武昌庙”。庙内还开办了儒学“三闾书院”。这就是三闾书院的由来。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一段时间变得破败不堪,后来,经过修缮,慢慢地有了原先的模样。 现在走进三闾书院,大殿下方悬挂着“东雪春晖”牌匾。走进屋里,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两侧高高的书柜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不同种类的书籍,一张大型长方形桌子上,散落着几幅书法作品,它的旁边正好摆放着笔墨纸砚。这里经常性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周边的群众也经常来这里看书、写字,修身养心。 2018年以来,林区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以文化惠民为主线,以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三创”为抓手,整合特色资源,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网络,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8160林区文体新广局局长刘生策: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涉及文体新广局的是配建20个村电子阅览室和20处文体广场已经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全区文化软实力

(作者:黄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