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珍藏记忆

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报)记者 喻玲

走进神农架林区档案局大门,就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查询土地,有的查山林登记,有的查婚姻登记……时间跨度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档案,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沉睡中的记忆,该如何为今所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解开这个难题,原林区档案局局长龚善芝付出了5年努力。

五年前的2011年8月,45岁的龚善芝从林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调到档案局任局长。

上任后,她发现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心态和错误观念:档案部门无权无钱,不被重视,工作难开展……面对全局女多男少的人员结构,龚善芝迎难而上,逐个找大家谈心,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新举措。

身为档案局的“掌门人”,自己不懂档案怎么带动全局?她给自己的定位:领导可以不是行家,但绝不能是外行。

钻库房、进企业、到社区、下农村,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了解情况,熟悉业务,通过参观交流汲取他人成功经验。所以,那段时间,大家经常看到她像小学生一样那样认真,一边看一边记,还不时地到业务科室询问。

档案馆身负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作用。没有“干货”如何履职?

“历史”不在多,在精:全区重要人物、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地方特色“三重一特”档案260卷、1986件。神农架的各类实物档案30件,照片档案1200件。投入资金,征集到《送郎山山水长卷》、《仿古山水画》、《论语》、《道德经》、《千字文》手写版100多米等珍贵档案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档案馆顺利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提升了神农架林区档案工作的整体形象。

一个没有档案工作经历的外行,五年的时间,她如何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止2016年12月底已建立精准扶贫档案5341户5408卷。编撰了《神农架拓荒之路》,全书20万字,图文并茂,展现了开发、建设、保护神农架的历史,基本完成《神架史略》初稿一书。馆藏档案和资料达18万卷,档案目标管理达91家,达标率为90%,67个行政村9个社区规范建档,建档率为100%,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二级。

今年1月,干部调整,龚善芝就任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一职。她说:不管到任何岗位,都会用心做好每一件工作。

(责任编辑:昝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